而从现阶段的估算数据来看,散煤消费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民用两大领域:工业领域散煤主要来自工业小锅炉和小窑炉的散烧煤。

10月份,山东省属煤炭企业商品煤价格每吨796.81元,吨煤环比增长96.05元。其中大矿精煤挂牌价格下调每吨50元,并有量价优惠政策。

加西亚:我不会一直等着洛马琴科

10月份,山东省煤矿生产原煤1016.43万吨,环比下降0.92%,销售商品煤962.34万吨,环比下降4.12%。销售商品煤10141.29万吨,同比下降3.36%。原煤产量、商品煤销量环比下降,期末库存量环比增加。实现利润1627619万元,同比增长460%。当月商品煤价格环比增长。

今年1-10月份,山东省煤矿累计生产原煤每吨10465万,同比下降2.19%。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要求,下一步,山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迎峰度冬以及今冬明春的煤炭保供工作,多措并举确保煤炭产量有序释放进口天然气581万吨,同比增长52.1%,增速比9月份加快48.2个百分点。

好消息显而易见,城市的蓝天越来越多了。另外,LNG供需之间的不平衡,长期来看还涉及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能源供应结构单一。一本经济账,一本环保账。在林伯强看来,想要LNG价格保持平稳,政府在推动LNG需求提高的同时,也应该加大供给,至少应该敦促企业做好充足准备。

煤改气给我们带来的消息大体分为两种,一种是好消息,一种是坏消息。今年煤改气力度很大,从长远看,国家在LNG供应方面应该做一些长远的安排。

加西亚:我不会一直等着洛马琴科

而《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》指出,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%。第三价格不能一味上涨,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问题。但他同时强调,天然气开发是一个资本加抗风险的问题,需要大量资金和强抗风险能力。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,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,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,是中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,也是化解环境约束、改善大气质量,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。

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此持相同观点,他认为LNG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供不应求,以往冬天也会出现一些缺口,但今年缺口尤为明显,这与国家推广煤改气有关。价格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,而不仅仅是一个供需的问题。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看来,LNG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供需不平衡,间接原因是国家正大力推广煤改气和煤改电。因此,在增加天然气供给方面,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,努力培育和管理这一市场。

同时,进口天然气并非小问题,它关系到能源安全、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。戴彦德认为,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看,LNG价格上升,制造成本上升,对企业的经营也会产生很大影响。

加西亚:我不会一直等着洛马琴科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0月份,天然气产量124.1亿立方米,同比增长15.4%。林伯强强调,一般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比大的地方,大多是蓝天白云,煤炭占比多的地方,大多有雾霾,而煤改气是国家治理雾霾的一个重要步骤。

开发上要建立多元主体,让更多社会主体参与进来与此同时,发改委10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,要求各供气企业要认真履行供气合同和社会责任,做好供应保障工作。在林伯强看来,想要LNG价格保持平稳,政府在推动LNG需求提高的同时,也应该加大供给,至少应该敦促企业做好充足准备。煤改气政策实施后,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。林伯强则认为,中国的页岩气储量据说很大,是不是可以加大开发补贴力度,这不仅是一本经济账,还是一本环保账。因此,在增加天然气供给方面,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,努力培育和管理这一市场。

正因此,据中国能源报消息,《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》近期将出台,要求三年以后实现替代散煤7400万吨,五年之后替代散煤1.5亿吨,集中供暖和清洁供暖比例达到50%以上,建构起完整的清洁取暖产业体系。据媒体报道,面对LNG价格上涨,发改委已部署相关省(区、市)价格主管部门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,要求各液化天然气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价格自律、规范价格行为。

第三价格不能一味上涨,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问题。林伯强强调,一般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比大的地方,大多是蓝天白云,煤炭占比多的地方,大多有雾霾,而煤改气是国家治理雾霾的一个重要步骤。

而在推广煤改气的过程中,始终伴随着两个账本,一本是经济账,一本是环保账。另外,LNG供需之间的不平衡,长期来看还涉及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能源供应结构单一。

一本经济账,一本环保账。煤改气的环保账关停煤炉,换天然气。今年8月,发改委和环保部等联合发布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》提出,位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+26城市在住宅取暖方面实现以气代煤、以电代煤。价格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,而不仅仅是一个供需的问题。

今年煤改气力度很大,从长远看,国家在LNG供应方面应该做一些长远的安排。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看来,LNG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供需不平衡,间接原因是国家正大力推广煤改气和煤改电。

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,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,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,是中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,也是化解环境约束、改善大气质量,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。开发上要建立多元主体,让更多社会主体参与进来。

煤改气的经济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1月21日至30日,24省(区、市)液化天然气(LNG)价格比上期上涨1243.2元升至5636.7元,涨幅达28.3%。进口天然气581万吨,同比增长52.1%,增速比9月份加快48.2个百分点。

煤改气给我们带来的消息大体分为两种,一种是好消息,一种是坏消息。第一要加大天然气开发力度,完善天然气管道和燃气设备建设,增强自主供应能力,第二要利用国际市场,增加天然气进口。可以看出,中国天然气市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政府下决心治理雾霾和环境污染,在页岩气开发方面也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补贴。

戴彦德建议,满足LNG市场需求,第一要挖掘潜力,应对需求高峰。好消息显而易见,城市的蓝天越来越多了。

这一举措背后的动力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。虽然一些地方出现限气、停气现象,但这一现象并不会持续,多数居民供气是可以解决的。

但他同时强调,天然气开发是一个资本加抗风险的问题,需要大量资金和强抗风险能力。而《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》指出,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%。